今年是王阳明先生诞辰548周年,12月5日,long8唯一官方网站第一党支部组织党员同志参观王阳明故里,聆听先哲事迹,践行“知行合一”。
行之未至,先了解了一下王阳明先生的生平。
王阳明(1472-1529),原名云,后改名守仁,字伯安,世称阳明先生,浙江余姚人,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、教育家和军事家,官至南京兵部尚书,封新建伯,谥文成。王阳明创立的独具特色的“心学”体系,冲破了当时程朱理学的传统藩篱,在明以后占有重要地位,影响深远。其门徒遍布天下,学术流传至今,堪称学界巨擘、“百世之师”。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皆居绝顶”,为“明第一流人物”。
一到达王阳明故居,映入眼帘的是前书“新建伯”、后书“国柱”的石质牌楼和阳明先生的全身铜像。故居内各大建筑按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门厅、轿厅、砖雕门楼、大厅、瑞云楼、后罩屋。大厅两侧各有侧屋。故居总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。其中瑞云楼是王守仁当年出生的地方,已辟为王守仁史迹陈列馆。大厅为王氏家人议事及重要庆典活动场所。其它建筑如砖雕门楼,轿厅等历经岁月沧桑,仍保持了原有风貌。
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,王阳明先生的人生几个阶段逐步清晰:年少有为、娶妻诸氏、步入仕途、被贬悟道、平定江西、平定叛乱、立院讲学、总督两广、病逝归途。随着介绍的深入,各位党员同志都深深佩服王阳明先生的文武全才、尤其是王阳明先生留给后世的“知行合一”这一宝贵的思想财富。
王阳明先生“知行合一”的思想有着极普遍的实践意义,其含义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,既倡导学习与立志,又倡导学以致用,崇尚实践,“知行合一,良知良能”的思想在中华文化复兴的道路上起到重要作用,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提到过“知行合一”。此次走进王阳明故居,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人文之旅,更是一次与先哲“交流”的精神之旅,党员同志对王阳明“知行合一”的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。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,一支部党员同志将切实践行“知行合一”,树立主人翁意识,认真履职,争抓实干,爱岗敬业,无私奉献,增强党员同志先锋模范作用,从本职业岗位做起,用实际行动推动中检事业做大做强!(综合部 缪涛)
|